柏林2020年9月10日 /美通社/ -- 《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發(fā)表了達羅他胺III期ARAMIS研究在非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nmCRPC)中預先設定的最終OS分析的全部數(sh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部分已于2020年5月召開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2020線上學術會議上公布。
“通過正在進行的研究,我們已經(jīng)確定了將nmCRPC患者的治療重點放在延長生存和減少不良反應上。達羅他胺的研究結果令人鼓舞,醫(yī)生將更有信心應對患者的治療需求,包括改善療效、延緩死亡和提高治療耐受性。” ARAMIS研究主要研究者,法國Gustave Roussy 研究所醫(yī)學教授Karim Fizazi博士介紹。
與安慰劑聯(lián)合ADT組相比,接受達羅他胺聯(lián)合ADT治療的患者其OS顯著延長,全因死亡風險降低31% (HR=0.69, 95% CI 0.53-0.88;p=0.003)。盡管安慰劑組中超過一半(55%)的患者(554例患者中有307例)在最終分析的截止期(2019年11月15日)時接受了達羅他胺或其他延長生命的治療,但同樣觀察到了OS的獲益。
通過對總體研究人群進行中位29個月的擴展隨訪,達羅他胺較好的安全性得以持續(xù)體現(xiàn)。與早期分析相比,因不良反應(AEs)停藥率未增加,兩組患者均有9%發(fā)生上述情況。
ARAMIS研究的更新數(shù)據(jù)也證實達羅他胺聯(lián)合ADT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CNS)影響小,發(fā)生精神和認知障礙的可能性低。達羅他胺在臨床前研究和健康人中的低血腦屏障透過率低可以解釋這一現(xiàn)象。[1],[2]
關于ARAMIS研究
ARAMIS研究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多中心III期研究,該研究旨在接受去勢治療(ADT)且疾病轉移風險高的nmCRPC患者中,評估達羅他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臨床研究中,1509例患者按2:1的比例隨機分為兩組,一組口服達羅他胺600毫克每日兩次聯(lián)合ADT,另一組口服安慰劑聯(lián)合ADT。研究允許有癲癇病史的患者參與。
此前發(fā)表的ARAMIS研究結果表明,主要療效終點無轉移生存期(MFS)顯著改善,達羅他胺聯(lián)合ADT組的中位無轉移生存期為40.4個月,安慰劑組為18.4個月(p<0.001)。
關于Nubeqa? (達羅他胺)
達羅他胺由拜耳公司和芬蘭一家全球運營的制藥公司Orion聯(lián)合開發(fā)。該產(chǎn)品已于2020年3月在歐盟獲得批準,商品名為Nubeqa®,用于治療具有高風險進展為轉移性疾病的患有非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的男性患者。達羅他胺已經(jīng)在美國、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以及日本獲得了監(jiān)管部門的批準,其他地區(qū)的申請正在進行或計劃中。
達羅他胺是一種雄激素受體抑制劑(ARi),其獨特的化學結構與受體結合具有很高的親和力,展現(xiàn)出很強的拮抗活性,從而抑制受體功能和前列腺癌細胞的生長。該化合物也正在一項III期ARASENS研究中用于轉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研究。有關上述研究的信息,請訪問http://www.clinicaltrials.gov。
關于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
前列腺癌是全球第二常見的男性惡性腫瘤。2018年,估計有120萬男性診斷為前列腺癌,全世界約有358,000人死于前列腺癌。[3]前列腺癌是男性因癌癥死亡的第五大死因。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統(tǒng)的一部分,前列腺癌由前列腺內(nèi)的細胞異常增殖引起,[4]主要影響50歲以上的男性,患病風險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5]
治療方法包括外科手術、放射治療和使用激素受體拮抗劑等藥物,即阻止睪酮形成或阻止其在目標位置作用。[6]然而,幾乎在所有病例中,癌癥最終都會對傳統(tǒng)激素療法產(chǎn)生抵抗。[7]
非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是指即使經(jīng)ADT治療且當體內(nèi)睪酮降至極低水平,癌癥仍然持續(xù)進展的一種晚期疾病類型。在進展性nmCRPC患者中,更短的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倍增時間與更快發(fā)生首次轉移及死亡相關。大約三分之一的nmCRPC患者在兩年內(nèi)發(fā)生轉移。[8]
關于拜耳腫瘤業(yè)務部門
拜耳公司秉承“科技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使命,持續(xù)優(yōu)化創(chuàng)新型產(chǎn)品組合。拜耳腫瘤業(yè)務部門目前包括六個腫瘤產(chǎn)品和在各個臨床開發(fā)階段的幾種其他化合物。這些產(chǎn)品共同體現(xiàn)了公司優(yōu)先考慮對癌癥治療方式產(chǎn)生變革的靶點和信號通路的研究方法。
關于拜耳
拜耳作為一家跨國公司,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健康與營養(yǎng)方面具有核心競爭力。公司致力于通過產(chǎn)品和服務,幫助人們克服全球人口不斷增長和老齡化帶來的重大挑戰(zhàn),造福人類。同時,集團還通過科技創(chuàng)新和業(yè)務增長來提升盈利能力并創(chuàng)造價值。拜耳致力于可持續(xù)發(fā)展。在全球,拜耳品牌代表著可信、可靠及優(yōu)質。在2019財年,拜耳的員工人數(shù)約為104,000名,銷售額為435億歐元,資本支出為29億歐元,研究開發(fā)投入為53億歐元。更多信息請見www.bayer.com。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括拜耳集團管理層基于當前設想和預測所作的前瞻性聲明。各種已知和未知的風險、不確定性和其它因素均可能導致公司未來的實際運營結果、財務狀況、發(fā)展或業(yè)績與上述前瞻性表述中所作出的估計產(chǎn)生重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在拜耳官方網(wǎng)站http://www.bayer.com/上公開的拜耳各項報告。本公司沒有責任更新這些前瞻性聲明或使其符合未來發(fā)生的事件或發(fā)展。
References |
[1]. Zurth, Christian; Sandmann, Steffen; Trummel, Dagmar, et al. Higher blood–brain barrier penetration of [14C]apalutamide and [14C]enzalutamide compared to [14C]Darolutamide in rats using whole-body autoradiography. ASCO GU. Abstract 156. https://ascopubs.org/doi/abs/10.1200/JCO.2019.37.7_suppl.156. |
[2]. Williams, Steven; Mazibuko, Ndaba; O’Daly, Owen, et al. Analysis of cerebral blood flow (CBF) in regions relevant to cognitive function with enzalutamide ENZA) compared to darolutamide (DARO) and placebo (PBO) in healthy volunteers. ASCO GU. Abstract 326. https://ascopubs.org/doi/abs/10.1200/JCO.2020.38.6_suppl.326. |
[3]. GLOBOCAN 2018: Estimated Cancer Incidence, Mortality and Prevalence Worldwide in 2018. Prostate Cancer.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3322/caac.21492. Accessed May 2020. |
[4].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What is Prostate Cancer? https://www.cancer.org/content/dam/CRC/PDF/Public/8793.00.pdf. Accessed May 2020. |
[5].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Prostate Cancer Risk Factors. https://www.cancer.org/content/dam/CRC/PDF/Public/8794.00.pdf. Accessed May 2020. |
[6].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Hormone Therapy for Prostate Cancer. https://www.cancer.gov/types/prostate/prostate-hormone-therapy-fact-sheet. Accessed May 2020. |
[7]. Nakazawa, Mary; Paller, Channing; Kyprianou, Natasha. Mechanisms of Therapeutic Resistance in Prostate Cancer. Curr Oncol Rep (2017) 19:13. |
[8]. Kirby, Mike, Hirst, Ceri, Crawford. E. David. Characterising the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popul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Int J Clin Pract. 2011;65(11):1180-1192. doi:10.1111/j.1742-1241.2011.027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