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8年10月22日電 /美通社/ -- 10月20日,吉利德科學公司(納斯達克代碼:GILD)在北京舉辦捷扶康®中國上市新聞發(fā)布會。會上宣布,今年7月31日獲批的抗艾新藥捷扶康®(艾考恩丙替片,即E/C/F/TAF)正式上市。這款針對HIV-1感染的新藥,是中國首個通過審批的基于恩曲他濱/丙酚替諾福韋(FTC/TAF)的用于治療 HIV 的單一片劑方案(STR)。
我們是否需要第四個“90”?
為了實現(xiàn)到2030年終結(jié)艾滋病流行的目標,2014年,聯(lián)合國艾滋病規(guī)劃署設定了“90-90-90”目標 -- 90%的 HIV 感染者被確診,90%確診的感染者接受抗逆轉(zhuǎn)錄病毒治療(ART),90%接受抗逆轉(zhuǎn)錄病毒治療的感染者病毒得到抑制[1]。
“我們是否需要設定更高遠的目標,是否需要第四個90?HIV 患者除了存活是否還需要更好的生活質(zhì)量,有尊嚴地活著?”在捷扶康®中國上市新聞發(fā)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2醫(yī)院王福生院士的發(fā)問引人深思。
根據(jù)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下簡稱中疾控)的數(shù)據(jù)顯示,到2017年底,中國約有14萬名新確診的 HIV 感染者[2]。近年來,由于篩查范圍的擴大,確診人數(shù)顯著上升。同時,接受抗逆轉(zhuǎn)錄病毒治療的 HIV 感染者人數(shù)也穩(wěn)步增加。自2003年,中國政府開始實行“四免一關懷”政策,為所有 HIV 感染者提供免費的抗逆轉(zhuǎn)錄病毒治療。
盡管中國的艾滋病總體仍處于低流行狀態(tài),但依然是公共衛(wèi)生領域的一大威脅和挑戰(zhàn)。在一些群體中,感染風險相對較高。2017年,男性同性性行為的哨點監(jiān)測感染率為7.3%[3],東中部省份及大中城市報告病例以此為主,凸顯出對于這個特殊群體艾滋病防控的困境。在每年新發(fā)艾滋病病例中,20-29歲年齡組感染人數(shù)最多,這同樣令人擔憂。
在過去的十余年里,中國在艾滋病防控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隨著抗病毒治療覆蓋率的不斷提高,艾滋病病死率已從2005年的18.4%降低至2015年的4.6%。截至2017年,國內(nèi)存活HIV/AIDS患者約75.8萬例[2] 。
有效的治療藥物創(chuàng)新,使 HIV 從一種致死性疾病轉(zhuǎn)變?yōu)橐环N可長期管理的慢性疾病。隨著生存期的延長,長期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就成為患者在選擇治療時考慮的重要的因素。
創(chuàng)新的骨干藥物,安全與強效兼得
放眼全球,HIV 抗病毒治療已全面邁入以 FTC/TAF(恩曲他濱/丙酚替諾福韋)為骨干,整合酶單片劑時代。最新2018版的美國 DHHS 指南中,推薦初治首選的5種方案包括骨干藥物 FTC/TAF 和整合酶的組合。
受益于國家優(yōu)化新藥審評審批的新政,以 FTC/TAF 為基礎的整合酶單片治療方案捷扶康®(艾考恩丙替片,E/C/F/TAF),獲得了國家藥監(jiān)局的批準。我國患者與國外患者同步用藥的時間間隔正變得越來越短。
捷扶康®是國內(nèi)首個通過審批的基于 FTC/TAF 的用于治療 HIV 的單一片劑方案(STR)。這意味著,不同于以往每天需要服用多片藥物,“多合一”的用藥成為可能。相比多片劑方案,單片劑能夠提供更好的依從性,幫助患者堅持治療。
HIV 慢性化時代,患者長期存活對有效和安全性好的方案的需求與日俱增。
“捷扶康®用于初治患者,能夠快速、強效、持久抑制病毒?!北本﹨f(xié)和醫(yī)院感染內(nèi)科主任李太生說,“臨床試驗表明,在144周的治療中,捷扶康®表現(xiàn)出持續(xù)長久的病毒抑制作用[4][5][6]。此外,因為腎臟和骨骼不良事件的停藥率為零[7][8]?!?/p>
推進 HIV 疾病管理
作為生物醫(yī)藥的先鋒,30多年來,吉利德以“革新療法,治愈頑疾”為使命,一直走在推進 HIV/艾滋病預防,治療和治愈的前沿。
“吉利德全力支持中國應對 HIV 流行的各項舉措,同時我們也非常高興能夠為中國的 HIV 患者帶來捷扶康®這一全新的治療方案。”吉利德全球副總裁及中國區(qū)總經(jīng)理羅永慶表示,“捷扶康®是我們多種基于 FTC/TAF 的多種治療方案中的一種,后續(xù)將有更多產(chǎn)品進入中國。我們相信捷扶康®表現(xiàn)出的療效和安全性,能夠幫助滿足中國 HIV 患者群體的長期健康需求。”
參考文獻:
[2] 2017年12月全國艾滋病性病疫情,中國艾滋病性病雜志,2018; 24 (02): 5 |
[3] 2017 National CDC annual report |
[4] Wohl D, et al. J Acquir Immune Defic Synr 2016;72(1):58-64 |
[5] Sax P, et al. Lancet 2015;385:2606–15 |
[6] Arribas J, et al. CROI 2017. Seattle, WA. Poster #453 |
[7] Wohl D, et al. JAIDS 2016;72:58-64, supplemental materials |
[8] Arribas JR, et al. Brief report: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mparison of tenofovir alafenamide (TAF) vs 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TDF), each coformulated with elvitegravir, cobicistat, and emtricitabine (E/C/F) for initial HIV-1 treatment: week 144 results. J 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 2017;75(2):21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