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經考驗的6個新聞稿排版技巧
新聞稿作為每一個企業(yè)對外傳遞聲音的窗口之一,必不僅僅是紙上的字,它們在給每一個讀者講故事——講你的故事,若是讀者看一半便丟棄的作品,定不是你想要的結果。
“挑戰(zhàn)就在于風格與內容的平衡,”美通社客服區(qū)域副總裁Glenn Frates在《出版高質量新聞稿的5個法則》中這樣寫道:“幸運的是,改善新聞稿的排版,傳播的效果可以事半功倍?!?/p>
賞心悅目的排版,會讓讀者更專注于稿件,從而使他們能有效深入地理解品牌故事中的重要內容,新聞稿格局的設計不僅能有效改善文章組織結構的創(chuàng)意,還能吸引讀者,保證內容能準確輸出給受眾。
你一定會問,那現在該怎么辦呢?
美通君為你總結了以下6條久經考驗的排版法則,幫助提升未來你的新聞稿講故事的效果。
1.句式段落結構多樣化
眾所周知,連續(xù)長句只會讓人覺得冗長煩悶,信息傳遞也會及其低效;而過多短句又實在不是長文章應有的閱讀體驗。
因此,富有節(jié)奏變化,結構多樣的段落句式,會讓文章內容充滿活力。如果段落中借助長短句式搭配,有側重地闡釋其中要點并附以簡短總結,會使讀者對信息有更清晰的把握。
2.合理利用項目列表
大量文字堆砌的新聞稿,細節(jié)內容可能會被忽視,合理利用項目/編號列表和章節(jié)標題好處很多:
- 讓密集的內容易于瀏覽
- 吸引對基本數據和事實的關注
- 通過粗體、斜體和其它字體上的著重加強信息的傳遞
- 信息更易被搜索引擎抓取
3.適時引述
無論是公司代表的講話、還是相關話題更個人化的觀點,這些都更容易被報道新聞的記者關注,并修飾使用。要注意的是,代表個人觀點的口語式陳述,在引用時切勿忘記注明出處。
4.多媒體元素的應用
盡可能在每一篇發(fā)布的新聞稿內都增加圖片或者視頻。根據美通社最新的多媒體研究數據顯示,包含插入圖片的新聞稿瀏覽量是純文本新聞稿的1.4倍,而帶有視頻的新聞稿瀏覽量翻一番。
此外,隨著社交媒體的興盛,越來越多的讀者用戶會借助社交媒體平臺分享根據視覺效果的新聞稿。
增加公司標識,或是在新聞稿合適位置增加配圖,如人事公告增加相關人員照片等;或是用信息圖表、產品演示、動畫及視頻為內容增添創(chuàng)意,與讀者產生情感上的鏈接。
增加多媒體元素,會為一篇新聞稿傳播效益增色不少。
美通君需額外提醒的是:作為企業(yè)內容的稿件,多媒體內容切忌粗糙,否則將會使多媒體資料變成文案的敗筆。因此,精修照片,制作邏輯順暢的視頻等都需要企業(yè)在撰稿時認真對待。
5.注重企業(yè)介紹
企業(yè)介紹往往被置于新聞稿的最后,這也可能成為你在寫新聞稿時最容易忽略的部分。美通君要強調,這是在公眾眼中突顯你企業(yè)特色的好機會。
通過把企業(yè)背景信息放在簡介中,可以簡化新聞稿中相似的部分,這樣更有助于新聞稿講述其核心內容。
保持企業(yè)介紹內容簡潔,單獨設個標題(標準格式為“××公司簡介”),從而讓讀者在文中能快速定位,并了解這篇新聞稿的發(fā)布企業(yè)的更多情況。
6.讓讀者行動起來
一篇優(yōu)秀的新聞稿件,能引領讀者在讀完新聞稿后,積極主動地投身下一步工作中。這就要求撰稿人在寫稿前,明確自己想要什么樣的結果,并在全文中提出準確的指引,通過改善自己文字的排版,幫助讀者迅速有效地把握文章傳達的中心思想,并付諸行動。
有的新聞稿在成稿時也會給讀者帶去一些誤解,為了促使你的讀者更準確地了解寫作目的,美通社的這10條小貼士會是一劑立竿見影的方子。
更進一步,脫穎而出
盡管掌握這些久經考驗的真正實踐意味著你的內容向成功邁出了一步,但要做到真正的脫穎而出,你還需要更進一步修繕排版:
充分利用多媒體新聞稿和不斷進步的品牌內容。
比如,吸引眼球的互動式排版,可參見永利度假村集團近期發(fā)布的多媒體新聞稿:
像這樣的登陸頁面不僅能以更大規(guī)模顯示新聞稿文本和可用的多媒體內容,還包括一些能夠促進交互的元素,比如社交平臺的滾動展示、鏈接按鈕、社交媒體轉發(fā)邀請、以及潛在客戶填寫的信息表等。此外,頁面格局設計、品牌顏色和字體都可以幫助建立視覺上的一致性,這對于提升品牌認知度至關重要。
如果從宏觀角度考慮排版,請試著站在讀者的角度看問題。是什么讓你對別人的故事感興趣?如果你是讀者而不是寫新聞的人,什么最吸引你?
關注新的寫作技巧,不僅要不斷完善新聞稿排版,還要注意寫作和發(fā)布事宜。下載我們的白皮書《Evolution of PR’s Role in the Marketing Funnel》(公關在營銷漏斗中作用的演變),了解更多提升利潤業(yè)績的公關策略。
來源:美通社
本文為美通社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Fanny Xu,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trenddesign.com.cn/blog/archives/1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