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2021年4月20日 /美通社/ -- 正值420全民關注痛風日,北京博瑞美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山東哲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新推出檸檬酸泡騰片——風零,每天兩杯“水”,輕松一泡,愿痛風困擾遠離。
眾所周知,近年由“三高”所引發(fā)的一系列疾病正嚴重危害著人們的健康,而高尿酸血癥已成為繼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之后的“第四高”。隨著高尿酸血癥與痛風的日漸頻發(fā),尿酸性腎病又稱之為痛風性腎病已成為慢性腎衰的重要來源。專家呼吁:“保護腎臟,從關注酸性尿開始?!?/p>
痛風是由嘌呤代謝或尿酸排泄異常引起的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鹽晶體沉積誘發(fā)的自身炎癥性疾病,表現(xiàn)為急慢性關節(jié)炎和關節(jié)畸形,常導致慢性腎衰,降低患者預期壽命。
目前我國痛風的患病率為1%-3%,患病人數(shù)已超過1700萬。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和明顯年輕化趨勢。一項對6000余例來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痛風專病門診就診的痛風患者統(tǒng)計結果顯示,近30%發(fā)病年齡小于30歲。
有關資料顯示,初次就診的痛風患者中近57%的患者出現(xiàn)腎臟損害,因此大家不要把注意力僅僅聚焦于關節(jié)的疼痛,腎臟是大家更應關注的痛風靶器官。
除高尿酸血癥外,酸性尿?qū)ν达L患者的腎臟損傷應引起高度重視。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對2016年-2020年來院就診的3600余例痛風患者晨尿pH的檢測結果顯示,痛風患者中近50%的患者尿pH<5.5,即處于酸性尿狀態(tài)。酸性尿不但導致痛風患者腎結石的發(fā)生率明顯增加,而且是腎囊腫、血尿、蛋白尿的罪魁禍首。
高尿酸血癥是因體內(nèi)尿酸生成過多或排泄過少所致,其中又可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大類。80%的尿酸由內(nèi)源性嘌呤代謝產(chǎn)生,僅20%由食物攝入所致,因此,單純控制飲食中的嘌呤含量,降尿酸效果并不理想,尿酸達標需要飲食、運動、藥物等綜合治療。
改善生活方式,如健康飲食、戒煙戒酒、堅持運動、控制體重、合理選用藥物等可使尿酸達標。此外,預防痛風發(fā)作尚需堿化尿液,使尿pH值長期維持在6.2-6.9,以減輕或阻止酸性尿?qū)δI臟的損傷。因此,應把堿化尿液和合理飲水作為高尿酸血癥和痛風防治的基本措施。在治療高尿酸血癥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降尿酸藥物,而忽視了堿化尿液的重要性。
目前,國內(nèi)外使用的堿化尿液藥物主要為碳酸氫鈉和枸櫞酸鹽制劑。碳酸氫鈉特別適合于合并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痛風患者。但該藥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長期使用有誘發(fā)高血壓、誘發(fā)鈣鹽結石、加重心衰等副作用,因此患者不宜長期使用,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應慎用。
枸櫞酸根是鈣鹽結石抑制因子,不但阻止尿酸鹽和鈣鹽結石的形成,而且促進尿酸鹽結晶或結石及鈣鹽結石的溶解。近80%的痛風性腎結石為尿酸結石,因此枸櫞酸制劑特別適合于痛風合并腎結石患者,可用于該類患者腎結石的預防和治療。
此外,該類制劑不會在胃內(nèi)產(chǎn)生氣體,因此發(fā)生胃脹、胃痛的概率較碳酸氫鈉低,胃腸道的安全性更高。
近期,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對182例痛風患者隨機對照前瞻性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3個月時,枸櫞酸鉀合劑在改善血尿和降低痛風復發(fā)方面明顯優(yōu)于碳酸氫鈉。也就是說,與碳酸氫鈉相比,枸櫞酸鉀合劑有更好的腎保護作用。
食品中的枸櫞酸被稱為檸檬酸,有關資料顯示,攝入含檸檬酸的堿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谷物等可明顯堿化尿液。由全國痛風權威專家研發(fā)的風零——檸檬酸泡騰片,是食品級的堿化尿液輔助手段,適用于高尿酸血癥、痛風患者以及高危人群。風零檸檬酸泡騰片作為食品,富含檸檬酸,飲用更安全、有效,更易被吸收。每次取一片泡騰片溶于水中,一日喝兩次。獨立包裝設計,更便于攜帶。對于高尿酸血癥、痛風患者,以及糖尿病、高血壓、脂代謝紊亂患者和肥胖等易發(fā)生酸性尿的群體,尤其是腎結石患者,均可食用。堿化尿液在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防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治療的基石。隨著“第四高”海嘯的來臨,無論是預防還是治療高尿酸血癥,都可以從一杯“水”開始。
在今年的4月20日全民關注痛風日當天,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舉行了義診和患者教育活動。關注痛風,從記住420——高尿酸血癥的診斷標準(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過420umol/L)開始,積極行動,遠離痛風。
參考資料及文獻:
1.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itrate mixture vs sodium bicarbonate on urine alkalization in Chinese primary gout patients with benzbromarone: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Rheumatology 2020;00:1-11 doi:10.1093/rheumatology/keaa668 |